海鲜暂养池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、温度控制、设备配置等多方面因素,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基础设备配置暂养池结构- 选择长方形池塘,池深1.5-2米,埂高0.6米,防逃墙采用玻璃或防逃板,进出水口独立并安装防逃网。
- 池底铺珊瑚沙或过滤棉,上层放置活性碳或海草(如水葫芦)净化水质。
水质调控设备
- 盐度调节: 使用专用海水晶按比例调配人工海水(盐度通常为30‰),新池需消毒后静置24小时或用除氯水处理。 - 温度控制
- 溶解氧补充:安装氧气泵,保证水中溶解氧≥5mg/L,可通过增氧设备或水循环系统实现。
循环与过滤系统
- 循环水泵:确保池水持续流动,通过过滤棉、珊瑚沙、活性炭等材料过滤杂质。
- 过滤系统: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材料,防止藻类滋生。
二、水质管理要点消毒与除氯
- 新池需用草酸、高锰酸钾等药剂消毒,自来水需晾晒3-4天或用硫代硫酸钠(10公斤水加1克硫代硫酸钠)除氯。
- 定期检测pH值(7.2-8.4),使用海波净化剂调节水质。
换水与维护
- 每天换水1/3,换水前需检测水质,发现异常(如氨氮超标)需及时处理。
- 定期清理过滤系统,防止堵塞,保持水质清澈。
三、温度与溶氧管理温度监测
- 使用温度计实时监控水温,冬季需开启加热器,夏季注意防晒。
溶氧保障
- 通过氧气泵和增氧设备维持溶解氧含量,避免低于3mg/L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分类养殖
- 淡水鱼与海水鱼、有鳞鱼与无鳞鱼分开养殖,避免混杂。
- 高档海鲜(如鲍鱼)需单独养殖环境。
卫生与安全
- 养殖池周围无积水,定期清理杂物和敌害(如老鼠、水蛇)。
- 饲料需新鲜,投喂量控制在总重的5%左右。
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,可有效模拟海洋环境,保障海鲜暂养期间的存活率与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