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养殖海鲜虾苗需特别注意保温、增氧和营养供给,以下是综合管理建议:
一、保温措施水位调控
通过增减水位保持水温稳定,低温时加深水位至40厘米以上,5℃以上保持20-30厘米。避免直接用冷水换水,可先浸泡田面10公分以上再换水1-2次。
覆盖与通风
阳光充足时适当揭开棚膜通风,夜间覆盖保温膜,减少温度波动对虾苗的应激。
二、增氧管理设备投入
配备水车式增氧机或底部增氧盘,确保溶氧量持续在5mg/L以上,尤其在夜间和低温时段加强增氧。
溶氧监测
定期检测溶氧,当低于5mg/L时及时补充,避免因缺氧引发浮头或死亡。
三、营养供给优质饵料
- 使用酵母源黄金碳等生物饵料,2-4天投喂1包(3-5亩),促进虾苗快速增重。
- 天气晴好时,每10天配合培藻(生物培养剂I型+复合营养液),提升虾苗体表浮游生物覆盖率。
营养补充
- 脱壳期(约1厘米时)补充乳酸钙和微量元素,促进甲壳硬化。
- 饲料发酵后泼洒益生菌(如“活水素”“降氨宝”),改善肠道环境,增强抗病能力。
四、水质管理底质维护
换水时使用发酵肥料(如EM菌种),避免使用未发酵的有机肥,减少浮游动物繁殖和藻类污染。
定期检测
每5-7天补充一次菌种,控制藻类生长;若出现硫化氢等有害物质,需及时使用百合生物底耕净等药剂处理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早扣棚与稳水
根据天气调整扣棚时间,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;放苗前注水至10公分,减少补水的应激。
虾苗筛选
选择抗病性强、活力好的品牌虾苗,放苗前进行病毒检测,降低病害风险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管理,可有效提高虾苗越冬存活率,为春季高产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