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夏季高温季节养殖虾类,需特别注意环境控制、投喂策略和疾病预防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养殖要点:
一、环境管理以水控温调氧- 随着水温升高(>28℃)和虾体生长,需增加水深至1.8-2米,高温期保持水位≥2.2米。 - 换水时使用60目网片滤水,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。 - 通过增氧设备(如增氧泵)维持溶氧量≥5mg/L,避免缺氧导致死亡。
水质调控
- 每天换水50%-100%,保持水质透明度≥35cm,促进虾类摄食。 - 定期检测pH值、氨氮等指标,及时调节酸碱度。 - 疏养措施:高温期减少虾群密度,避免过度拥挤。
二、投喂管理分阶段投喂
- 体长4cm以下:投喂螺蛳、河蚌等低值饵料,每天每万尾6-8kg。 - 体长8cm以上:过渡到配合饲料,后期每日增投0.3-0.5kg/万尾。 - 每日分两次投喂,早晚各一次,傍晚投喂量占40%。2. 饲料选择与投喂量
- 优先使用蛋白质含量适中的配合饲料,减少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。 - 捕捞标准:虾体达50g以上时捕捞,此时虾肉营养最高。### 三、疾病预防
卫生管理
- 养殖前清塘消毒,使用生石灰或专用消毒剂杀灭病原体。 - 换水时检测水质,发现异常(如恶臭、浮肿)立即停喂并处理。2. 免疫增强
-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、E等营养成分,提高虾的抵抗力。 - 定期检查虾体健康,发现红腿、体表发红等症状及时治疗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池塘管理: 选择进排水便利、无污染的池塘,底质富含微生物。- 敌害防范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提升夏季虾类养殖的成活率与产量,降低疾病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