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养了多年的多肉植物,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优化养护并保持植株状态:
一、调整养护策略控水与土壤管理- 采用“见干见湿”原则,确保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浇水,避免积水烂根。
- 使用透气性适中的花盆(如粗陶盆、爆裂盆),底部垫滤水层,搭配颗粒土(占比50%以上)和疏松基质。
光照与通风
- 每天提供6-8小时充足光照,促进植株木质化和颜色加深。冬季需注意遮阴,避免强光直射。
- 保持环境通风良好,减少黑腐病和虫害风险。
适度修剪
- 砍头: 徒长植株可砍去顶部,促进侧芽生长形成群生老桩,伤口涂抹多菌灵防止感染。 - 摘叶
- 生长期每月施用一次稀释的有机肥,冬季可减少至每2-3周一次,避免过量导致徒长。
- 老桩可适当补充磷钾肥,增强开花能力(如磷酸二氢钾)。
环境调控
- 夏季高温时转移至室内阳台或窗台,避免暴晒;冬季可适当低温处理(如夜间喷水)促进叶片变色。
三、处理特殊问题徒长处理: 通过砍头、摘叶和控水,配合充足光照,通常1-2个月可恢复紧凑形态。 病虫害防治
老桩出售或分株:5年以上老桩价值较低,可适当出售;健康植株可分株繁殖新植株。
搭配种植:将不同品种多肉组合种植,形成色彩斑斓的群生景观。
通过以上调整,既能保持多肉的观赏性,又能有效利用多年生植株,避免资源浪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