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先选择陶瓷盆、紫砂盆或景德镇陶盆,这类盆器透气性好,能减少根部积水风险。若预算有限,可考虑无孔花盆,但需在底部铺入陶粒或粗颗粒土壤以增强透气性。
尺寸与深度
盆径应比多肉植株直径大1-2倍,深度不宜过深(约10-15厘米),避免根系长期浸水导致腐烂。若使用透明杯子或矿泉水瓶自制容器,需确保底部有排水孔。
二、土壤与根系管理土壤选择
选用疏松透气、排水良好的多肉专用土,或自制混合土(泥炭土4份 + 珍珠岩/火山石各2份)。网购土壤需确认无病菌污染,可先晒干根部再使用。
根系修剪与清理
上盆前需修剪掉干枯、腐烂的根系,减少病害风险,并促进新根生长。可用橡皮筋固定容器,倾斜45度浇水,避免水直接冲击根系。
三、养护要点浇水频率与方法
多肉耐旱,需控制浇水频率,避免积水。建议采用“浇透不浇勤”的原则,土壤表面干燥后浇透水,之后保持土壤微湿。使用喷壶喷水比直接浇灌更均匀,可减少土壤板结。
环境管理
- 光照: 提供充足阳光(每日6-8小时),但避免暴晒,防止叶片灼伤。 - 温度
- 湿度:可通过喷雾或覆盖保鲜膜(注意排水)维持空气湿润,促进生根。
四、常见问题处理烂根:若出现烂根,需更换新土并修剪健康根系,晾干后重新种植。
叶片化水:避免直接雨淋,可覆盖塑料薄膜保湿。
服盆期:自制容器发根较慢(需1-2周),可适当补充肥料(如稀释的多肉专用肥)。
通过以上方法,即使使用一次性盆子,也能有效养护多肉植物,避免爆盆和病害。关键在于控制环境湿度和土壤透气性,同时减少积水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