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肉老桩的根系在养护得当的情况下是可以存活的,但需要特别注意养护方法。以下是关键养护要点及步骤:
一、根系存活的关键老桩根系特性老桩根系代谢速率降低(光合作用效率仅为新桩的60%),抗逆性减弱(极端天气恢复能力降低至1/3),需通过“低干预、高精准”原则养护。
换盆与修根
- 换盆: 当植株生长过密或根系腐烂时,需更换大盆(直径=冠幅×0.7,深度=主根长度+3cm),并保留3-5条主根,剪除须根。 - 修根
土壤与配土
- 使用多肉专用土,基础层(盆底3cm):轻石30%+竹炭20%+陶粒50%(防积水);种植层:赤玉土40%+鹿沼土20%+泥炭15%+稻壳炭15%+缓释肥10%。
- 避免使用过重花盆,防止头重脚轻。
水分管理
- 采用“干透浇透”原则,春秋两季等土壤完全干透后浇透,夏季和冬季控水,避免积水。
- 老桩对水分需求降低,过度浇水易导致烂根。
光照与温度
- 需充足阳光,春秋季可露养以增加昼夜温差,促进茎秆木质化。
- 冬季保持温度5℃以上,夏季高温时移至凉爽处,避免强光暴晒。
施肥与修剪
- 生长季(春秋季)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(如复合肥),冬季减少或暂停施肥。
- 定期修剪底部老化叶片,促进新根生长。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根系空心或瘤状增生
- 空心老桩需填入水苔包裹发根;瘤状增生需刮除病变组织后涂抹硫磺粉。
换盆后缓苗
- 新盆放置2-4周,待叶片抽抽后浇透水,避免频繁浇水。
徒长问题
- 控制浇水频率,夏季每2-3周浇一次,冬季减少至每月1次。
通过以上方法,多肉老桩的根系可以健康存活,并逐渐形成紧凑、肥厚的株型。养护过程中需耐心观察,根据植株状态调整管理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