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季育苗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,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季节选择合适技术:
一、扦插育苗
时间选择春季(4月下旬至5月底)和秋季(8月下旬至10月底)是最佳时期,此时枝条活力强,生根率高。
苗床准备
选择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,苗床尺寸建议1米×3米,大量繁殖时可适当扩大。
基质处理
使用未腐熟的细沙,添加甲醛消毒(5ml/立方米),摊晒3天后再填床,填土后浇透水并镇压。
枝条采收与处理
选择半木质化、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健壮枝条(花后1个月最佳),剪成10cm长、带3个芽眼的“马蹄形”插穗,下端叶片全部剪除。
扦插方法
将插穗插入基质,深度为插条的1/3,株行距30cm×30cm,覆盖塑料薄膜遮阴1周,约1个月生根。
二、播种育苗
种子处理
采集成熟种子,沙藏处理(湿沙覆盖0℃低温2-3个月)或浸种催芽(温水浸泡10小时)。
播种管理
播种后覆盖河沙或混合基质,保持土壤湿润,温度控制在5-10℃,约40天出苗。
三、分株育苗
分株时间
春秋季均可进行,需在休眠期(冬季落叶后)操作。
操作方法
带土挖出母株,分割成若干小丛,每丛保留2-3个根系,移栽到单独容器中养护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环境控制: 月季对光照需求较高,育苗期需移至向阳处,后期逐渐增强光照强度。 病虫害防治
温度管理:夏季高温时需降温保湿,冬季低温需春化处理(10区以上品种需持续低温一周)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有效培育出健康、抗逆性强的月季苗,为后续种植奠定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