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武夷山大红袍制作方法

           

武夷山大红袍的传统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:

采摘

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(开面三四叶),无叶面水、无破损、新鲜、均匀一致。采摘的时间通常在每年春天,具体时间为5月13日~15日。

萎凋

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,分为两晒两晾。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,萎凋时鲜叶置于谷席、布垫等萎凋器上,摊叶厚度1-2kg/m2,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,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,青气不显,清香外溢,叶质柔软为度。

做青

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,通过多次摇青和静置,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,同时限制其进行速度。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而定,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,静置时间先短后长。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。做青过程需要8~12小时。

杀青

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,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,防止继续氧化,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。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,后期低火低温出锅。

揉捻

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。揉捻时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,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/2以上至满桶,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-2次,即采用轻-重-轻,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。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,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,又补充杀青之不足。

走水焙

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进行,用培笼进行,在各个不同温度(90-120℃)的焙窟上以“流水法”操作。使复揉叶经历高、低、高不同温度的烘焙,达六七成干下焙。整个过程10多分钟。

簸扇、凉索与拣剐

走水焙下焙后,簸扇去片末,然后摊凉5-6小时,增进后熟作用,使滋味醇和、色泽沙黄而浦润。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。

炖火与趁热装箱

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-100℃的培温复焙1-2小时,再改用70-90℃低温“文火慢炖”。最后趁热装箱,这是一种热处理过程,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。

精制

精制包括初拣、分筛、复拣、风选、初焙、匀堆、拣杂装箱等步骤。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,制订不同产地、不同季别、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。

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武夷山大红袍独特的加工方法,使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滋味,被誉为“岩茶之王”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