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白茶如何加工的

           

白茶的加工工艺以自然萎凋为核心,结合干燥工序,整体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:

一、采摘时间与标准:

春季(清明前)采摘最佳,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,要求芽叶完整、干净,茶柄短且轻采轻放。

环境要求:

避免雨天和空心芽,确保鲜叶含水量适宜(约70%-80%)。

二、萎凋自然萎凋:

将鲜叶摊放在竹匾或萎凋帘上,厚度均匀(不重叠),利用自然阳光或室内通风环境,使茶叶失水至七八成干(约48-72小时)。

复式萎凋:

结合日光和室内萎凋,通过多次短时晒青(每次15-20分钟)与室内摊放交替进行,缩短萎凋时间并提升香气。

加温萎凋:

阴雨天使用萎凋槽或设备加温至25-35℃,加速水分蒸发。

三、干燥初烘:

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炭火焙笼中,温度100-120℃,烘10分钟后摊凉。

复烘:

温度降至80-90℃,进行二次干燥,使水分含量降至4-5%。

低温长烘:

部分工艺采用70℃左右低温长时间烘干,保持毫香和鲜爽口感。

四、精制与包装拣剔:

剔除梗、片、蜡叶、红张、暗张等杂质,确保茶叶洁净。

复火:

部分成品需二次干燥(复火),提升香气并降低含水量。

包装:

趁热装入密封容器(如铁罐、陶瓷罐),存放于1-5℃的冰库中,避免异味污染。

五、品质控制

萎凋判断:通过观察叶片颜色(由绿转黄)和含水量控制萎凋程度。

干燥标准:最终含水量需低于5%,避免发酵变质。

六、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

传统工艺:以日光萎凋为主,依赖自然环境,茶汤口感更原始。

新工艺:结合室内加温萎凋和精准控温烘干,提升产量和稳定性。

白茶加工注重保留茶叶天然成分,避免过度氧化,从而形成独特的毫香和鲜爽汤味。不同品种(如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)的差异主要源于萎凋程度和采摘标准。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