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站数据
9 6 1 5 2 8 3

传统的铁观音茶怎么做的

           

传统铁观音手工茶的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,需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。以下是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:

一、采摘时间选择:

春茶(3月下旬至4月中旬)和秋茶(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)品质最佳,夏季茶易变质。

方法:

采用“双手虎口对芯采摘法”,采摘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,枝梗短细且含水量低。

标准:

叶片展开成驻芽时采摘,保持鲜叶完整性和新鲜度。

二、晒青温度控制:

日光斜射下进行,避免高温灼伤,叶面温度需低于35℃。

摊叶量:

每平方米0.5-0.75公斤,厚度2-3厘米,确保均匀失水。

程度判断:

叶面失光、叶色转暗绿、梗弯有弹性时停止,必要时进行“二凉二晒”。

三、凉青目的:

补充晒青后失水,恢复茶叶柔韧性,为摇青做准备。

操作:

摊放在竹筛或凉青架上,翻动2-3次,避免过度萎凋。

四、摇青(核心工序)工具:

传统竹制摇青机或滚筒机,需配合水筛进行螺旋形摇动。

次数与力度:

初制茶需3-5次摇青,每次间隔1-2小时,通过摩擦促进香气形成。

质量判断:

观察叶片卷曲度、茶汁渗出量及香气变化(兰花香、观音韵)。

五、炒青温度:

230-260℃高温火候,迅速破坏酶活性,防止发酵过度。

技巧:

动作敏捷,避免抖散茶青,炒至表面出现水点、茶汤微黄即可。

六、揉捻工具:

手工揉捻台或揉捻机,压出足量叶汁使茶叶卷曲成条索。

力度与时间:

初揉轻柔,后续包揉需重复多次(通常4-6次),揉捻至茶汁充分渗出。

七、初焙环境:

温度100-110℃的焙房,紧闭窗户保持干燥。

时间:

10-12分钟,翻拌3次,使茶叶形成紧实的外形。

八、复焙与复包揉复焙:

初焙后再次烘焙,固定香气和汤色。

复包揉:

揉捻后包裹成球状,重复揉捻过程,增强茶汤浓度和香气。

九、烘干与包装烘干:

低温干燥(约80℃),避免破坏香气成分。

包装:

密封保存,避免受潮,可搭配紫砂壶提升冲泡体验。

注意事项

温度控制:各工序需精准控制温度,如杀青280℃、烘焙100-110℃。

手法技巧:揉捻要均匀用力,包揉需反复多次。

设备选择:传统手工制茶依赖经验与工具,建议选择专业设备提升效率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制作出具有“绿叶红镶边”特征、兰花香与观音韵的传统手工铁观音。

猜你喜欢内容

更多推荐

推荐阅读

农业知识▪优秀内容